近日,成都艺术职业大学时尚设计学院受邀参加成都时装周系列活动,通过作品展示、理念交流等多元形式,集中展现职业本科教育在“新质生产力”培育中的创新实践和探索。

在“2025成都时尚产业发展大会”上,学校时尚设计学院执行院长谭飞作《新质生产力——科技赋能艺术,艺术传承文化》主题发言,介绍了学校以“OBE成果导向理念”为指引,通过校级科研平台——数字非遗文创研究所,将AI技术赋能、非遗项目创新与专业建设发展“三维协同生态”( 市场导向+科教创新+文化传播)的创新实践,实现了传统非遗文化的综合价值提升与新消费场景融合。

活动期间,成都艺术职业大学以“‘乘’(成)新潮 ‘绎’(艺)时尚”为主题,通过三场动态展生动诠释“传统焕新,科技赋能”的育人成果,进一步呈现职业本科教育“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生态。其中,“非遗焕新·时尚共生”系列深挖非遗内核,将银饰锻造、扎染工艺转化为现代服饰语言,实现非遗技艺的创造性转化;“古韵新章·中式风华”系列以汉服廓形、盘扣纹样为灵感,通过数码印花技术焕新中式美学表达;“科技驭雪·时尚先行”系列则聚焦滑雪服功能革新,采用高效保暖透气科技面料,结合色彩碰撞与未来感设计,推动运动装备向时尚单品升级。

在本次时装周上,由时尚设计学院联合知名品牌打造的宠物荧光服饰大秀成为现场焦点。该系列以“潮流共享,陪伴时尚”为理念,将大熊猫、十二生肖等元素融入荧光科技与艺术设计融合,采用环保材质与定制灯光技术,在实现宠物时装功能性与艺术性统一的同时,有效提升了订单咨询转化率,生动诠释了“产学研用”协同模式的实践成效。


据悉,为在本次时装周呈现最佳效果并促进成果转化,该校时尚设计学院服装教研室提前两个月启动了系统性筹备工作,从设计构思到成品制作、熨烫、核码等各个环节严格把控,最终精选出64套时装及配饰作品参展。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科技赋能艺术”的教学改革,拓展环保材质与跨界表达的应用场景,推动荧光艺术从秀场走向日常,为全国职业本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成艺方案”。

编辑:豆豆 审核:胡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