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非遗传承,匠心育人——都江堰市职业中学顺利举办非遗文化进校园研讨活动
时间:2025-09-28 14:15:51   来源:成都职教   查看:4561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推进职业教育与地方文化融合发展的号召,近日,以“非遗传承 匠心育人——非遗文化进校园实践育人成果展示与创新实践”为主题的研讨活动在都江堰市职业中学(都江堰市技工学校)举办。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成都市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都江堰市教育局主办。活动汇聚了多位非遗领域的传承人与文化使者,以及多所中职学校代表,共同探索非遗文化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路径。

在当天的活动启动仪式中,都江堰市职业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苏勇围绕非遗文化对职业教育育人体系的价值,阐述了学校推进非遗进校园的实践初心与规划。他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活态”文化基因,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智慧和工匠精神。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对于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使命的职业院校而言,将非遗文化融入育人全过程,不仅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所在,更是探索职业教育特色发展、深化“实践育人”内涵的创新路径。

都江堰市教育考试中心主任孙梅肯定了本次活动对区域职教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她提出,推进非遗融入职业教育,需从四方面发力:一要提高站位、深化共识,充分认识非遗育人对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作用,将其纳入系统规划并扎实推进;二要聚焦融合、提升实效,结合地方产业特色与学校专业优势,将非遗融入课程实训;三要强化协同、汇聚合力,加强校际合作与校地联动,引入非遗传承人、行业企业等多元力量;四要鼓励创新、拓展路径,在尊重非遗本真性的基础上,支持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

在非遗实践育人交流环节,都江堰市职业中学丁龙秀、成都市锦江区综合高级中学王舒、成都市郫都区友爱职业技术学校杨琴、成都市中和职业中学陈玫四位教师代表,分别就非遗课程开发、校园文化活动设计及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内容进行经验分享,为各校推进非遗传承工作提供了实践参考。

活动特邀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武侯区学科带头人胡艳作《我们就是课程——非遗文化进校园的探索》专题讲座。她结合多年实践,以“戏曲进校园”为例,系统介绍了非遗课程的设计、实施与成果转化,分享了从理念到落地的具体路径与实用策略,为各校代表提供了专业指导。

此次研讨活动的成功举办,展示了成都市中等职业学校非遗传承的实践成果,搭建了校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为推动非遗文化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可持续传承注入新动力。

编辑:张贤华 钟艺(实习)